
东挪西借
- 拼音 : [dōng nuó xī jiè ]
- 首字母 : DNXJ
- 翻译繁体 : 東挪西借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指到处挪借款项。
来源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6回:“来京引见的人,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?不过也是东挪西借,得了缺再去还人家。”
语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贬义
相关包含成语
成语"东挪西借"逐字解释参考
〈名〉
(会意。从木,官溥说,从日在木中。本义:东方,日出的方向)
同本义
东,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东方者,动方也,万物始动生也。——《白虎通·五行》
东方木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。按:“日所出也。从日在木中,会意。”
东君,日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天》
东邻。——《易·既济》。虞注:“震为东。”
>>点击详情页〈动〉
(形声。从手,那声。本义:揉搓)
同本义
两手自相挪。——韩愈《读东方朔杂事》
移动,从一处移到另一处
行者叩头,启上如来:“千万望挪玉一降。”——《西游记》
又如:挪玉(移动玉步;劳动大驾);挪桌子;那个理发店挪地方了;把椅子挪开;挪步(移动脚步)
移用
他向日挪我的五十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象形。据小篆字形,上面是鸟的省写,下象鸟巢形。“西”是“栖”的本字。本义:鸟入巢息止)
同本义
西,鸟在巢上,象形。——《说文》
棹歌惊起乱西禽,女伴各归南浦。——《敦煌曲子词集》
又如:西迟(游息,流连。同栖迟)
往西走;向西去
西通巴蜀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何时复西 >>点击详情页
〈动〉
(形声。从人,昔声。本义:借,借进,借出)
借进
借,假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曰:“即藉字之转注。古只作藉。”
借,假借也。——《广韵》
借无不给。——《晋书·阮裕传》
借旁近与之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允修借书。—— 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书非借不能读。
借 >>点击详情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