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杜鹃啼血
- 拼音 : [dù juān tí xuè ]
- 首字母 : DJTX
- 翻译繁体 : 杜鵑啼血
- 翻译英语 :
- 翻译日文 :
- 翻译韩语 :
基本解释
传说杜鹃昼夜悲鸣,啼至血出乃止。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。
来源
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其间旦暮闻何物?杜鹃啼血猿哀鸣。”
相关包含成语
成语"杜鹃啼血"逐字解释参考
〈名〉
(形声。从木,土声。本义:杜梨,棠梨,一种木本植物)
同本义 [birch-leaf pear]
杜,甘棠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:“牡曰棠,牝曰杜。”
杜树大者插五枝。——《齐民要术》
姓
〈动〉
堵塞
杜,塞也。——《小尔雅·广诂》
犯令陵政则杜之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 >>点击详情页
〈名〉
(形声。从鸟,肙( yuān)声。本义:鸟名,即杜鹃) 同本义 。又名郭公、杜宇、布谷、子规。一种常见的鸟,上体灰褐色,下体白色而具暗色横斑,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,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代孵,吃毛虫,是益鸟。
如:鹃血(传说杜鹃啼声凄苦,日夜不停,甚至口中流血。常比喻悲怨之深);鹃魂(借指冤魂);鹃啼(形容思念之苦或悲怨极深)
>>点击详情页〈动〉
(形声。从口,帝声。本义:放声痛心地哭)
同本义
嗁,号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号,痛声也。”
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,婴儿啼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妇啼一何苦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忽啼求之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儿醒大啼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含乳啼。
>>点击详情页1. 血 [xiě]2. 血 [xuè]
血 [xiě]〈名〉
[口]∶“血”( xuè)的口语读音(多单用) 。
如:鸡血;血块子;血沥沥(血淋淋);血唬零喇(血糊淋粒。血淋淋的);血胡同(血湖同。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);血糊突(流血很多,像粥样);血渌渌(鲜血淋漓);血心(忠心;热忱);血的教训;流了一点血,不要紧
另见 xuè
血 >>点击详情页